close

認識自己的真正價值,是建立自信心的另一個關鍵要素。

一個人再怎麼「厲害」也無法超越自己的自信,這在現實生活中早已得到證實。你根據自我接納去感知你和他人之間的關係。這種感覺基本上是無意識的,早在孩童時期就已經被灌輸到你的潛意識之中。

正面的自信不是明智地接納自己的才能或成就,而是個人的自我接納。培養正面的自信不是自吹自擂,更非自戀。你只是認識到自己是個獨一無二且有價值的個體,不需要用成就或財富引起別人的矚目。事實上,自吹自擂正是欠缺自信的典型表現。

表面上,許多人似乎極度積極和自信滿滿,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。許多領袖、學者、發明家、藝術家以及那些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人,他們大多都是自信不足的自我犧牲者。歷史上有些備受敬仰的人,有的是癮君子、有的是酒鬼、有的甚至用自殘的手段逃避那個他們永遠無法接受甚至憎惡的自己。

培養正面的自信不僅能帶給你快樂,也是你建設人生的基石。如果你曾期望自由的創造自己的生活,這是你必須嚴肅面對的任務,否則你的自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,最後只會像那些不快樂而可悲的人一樣鬱鬱而終,甚至選擇自我了結。

增強自信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,分析自信不足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現方式。弄清楚這兩點之後,你就會知道應該怎麼做才能提升自信心。

在孩童時期形成欠缺自信的環境

到目前為止,造成我們缺乏自信的最大原因,是因為我們的父母不夠自信。

自信不足主要有三方面因素。首先是接受自父母一系列自我打擊的概念、看法和價值觀;第二是在學生時代一些觀念錯誤的老師或其他事物──例如職涯分析和智力測驗──對你作出貶損性的評價;第三是那些過度強調自己充滿罪惡和毫無價值的消極宗教信仰。當然缺乏自信的原因還有很多,但這三個是最主要的因素。本章要討論第一個因素。

到目前為止,造成我們缺乏自信的最大原因,是因為我們的父母不夠自信。尤其是母親,母親的角色對我們影響至深,因為我們人生中最易受影響的時期都與母親一起度過。許多成人會透過態度、行為和舉止等,把對錯誤的觀念、看法和價值觀像傳染病一樣傳染給自己的孩子。如果我們的父母沒自信或感到自卑,作為孩子的我們也會深受影響,認為自己應付不了家裡和學校那些最簡單的問題。事實上,父母 「錯誤的」假設會變成我們生活的「事實」。以下我們將分析一下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。

從出生後到五歲左右這段期間,是大腦快速發育的時期,心理學家稱之為「印記階段」(imprint period)。在這段期間,大腦接收到的印象會變成你的行為模式。因此,在這個階段如果父母的表現沒有自信,很容易會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當你初次犯錯被罵「壞孩子」時,你的自信就開始受到傷害。因而造成你的誤解,認為自己是個壞孩子,但實際上「壞的」只是你的行為。事實上,世上根本沒有「壞孩子」,孩子唯一「壞」的地方,是他們欠缺什麼樣的言行才能產生正面之結果的認知。

當然,有些事孩子是不該做的,做錯事接受管教無可厚非。但這些事情本身並不會使孩子變壞。在被別人說成是「壞孩子」時,你也會跟著認同自己的所作所為確實是壞孩子的行徑,但你忽略了一點:你的行為只是用來滿足自己需求的方法。如果一個孩子不能明白這點,相信自己是個壞孩子,就會形成充滿自卑或覺得自己毫無價值,這種感覺進入他的潛意識,最終會以羞愧、自責、懊悔和內疚等形式表現出來。 

拿自己與別人比較,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,這種行為也會導致沒自信。當父母拿你和兄弟姐妹或其他孩子做比較時,孩子的自卑感就會增強。他們把缺點視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,總拿自己與他們崇拜的同儕相比,相信別人的力氣比自己大、能力比自己強、比自己討人喜歡、比自己更自信……於是,自卑的烏雲開始籠罩在自己的頭上。如果父母將批評換成鼓勵性的言語,例如:「你那麼棒,我相信你不會做這種事。」可以很大程度地阻止孩子自卑感的形成。

對孩子的獨特性欠缺認同和欣賞,是父母另一種失誤。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情感、需求和意見視若無睹,他們會用這種話堵住孩子的嘴巴:「小孩應該有耳沒口!」 或「爸媽知道什麼最好!」通常小孩把這種不認同視作對自己的輕視與不尊重。一些兒童心理學家認為,父母這種表現代表他們不夠自信,所以才想要維護自己的立場。

許多父母對孩子的大小事都一手操辦,這是個很擾人的事實。私底下決定孩子的每一件事都要照他們內心的渴望去做,他們把孩子推到孩子力所能及之上。他們將自己沒能實現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,這無疑會讓孩子付出代價。但父母並沒有意識到,孩子無法滿足他們那不切實際的高標準,因為孩子還沒有形成——甚至根本不具備——那樣的心智或體力。

外表也是導致自信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,這點人們還沒有足夠的了解。許多孩子因為與眾不同或畸形的外表而身心飽受折磨。如果你常常提醒他們「太矮」、「太高」或「反應太慢」之類的話,會形成他們難以克服的自卑感。

有些父母過於看重金錢和物質,他們的孩子也繼承了這種價值觀,而被物質生活所束縛,努力奮鬥和打拚追求物質上的成功。這導致他們多數會為金錢而結婚,並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。

過於重視金錢和物質的孩子,喜歡在別人面前擺闊,總是花錢購買一些他們不需要的東西。物質主義破壞了孩子對自身真正價值的理解,他們的生活重心在於追逐財富,藉以慰藉他們的自卑感。

前一章我們提到許多父母沒有及時幫助孩子學會獨立。過於強勢、過於寬容和佔有慾強的父母,會痳痺了孩子的情感。他們剝奪了孩子沉著、自信面對人生的權利,將他們變成了溫順的小綿羊。自信不足會導致不好的感受,而不好的感受又會形成自信不足。

完全透過獎懲的方法來教育孩子,只會讓孩子缺乏自信,這種說法可能與許多人秉持的觀念背道而馳。必須允許孩子犯錯,讓他們從錯誤中記取教訓,而不要用懲戒措施威脅他們。一旦記取教訓,他們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。他們知道,無論做什麼事,要嘛成功,要嘛就遭受失敗的結果。愈早認識到這點愈好!

自信不足最糟糕的一點是,自信不足會從上一代傳給下一代。研究顯示,自殺行為在家族成員之間會相互跟隨。這並不奇怪。如果你遺傳了自信不足的缺點,遇到某些狀況時就會採取極端方法來處理。

自信不足不但會傳給孩子,也會對我們周遭的人產生影響。如果我們身處在一個影響他人的位置,例如教師或神職人員,我們就會散播自信不足給向我們尋求指導和鼓舞的人。他們會感受到我們缺乏自信和欠缺自我認同,從而受到影響。我曾經開導過數百個缺乏自信的人,勸告他們要積極面對各種人生境遇。他們都因深受家庭、學校或消極宗教信仰的影響,而成為自信不足的犧牲品。

自信不足的表現形式多樣化,這會讓人沉溺其中。自信不足其實是我們企圖逃避日常生活的方法與習慣,是我們允許自己暫時逃避現實的藉口。我們對自信不足的沉迷程度,與我們的自卑感和畏懼感(害怕證明自己)的程度成正比。沉溺於這種方式的人,是想掩蓋自己不願為人所知的自卑感。

缺乏自信的典型表現

需要別人的注意和認同、放縱自己、優柔寡斷、拖拖拉拉等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現。

指責和抱怨:我們總是責怪別人或向別人抱怨,因為我們拒絕承認自己應為發生在自身的事情負責。推卸責任非常容易,我們總是說:「問題在於他」或「他必須改變」。習慣抱怨和卸責的人總感到自己不如別人,因此他們試圖透過貶低別人來抬升自己。

挑剔:我們對那些不接受或不同意我們價值觀的人百般挑剔,試圖透過證明自己對、別人錯,來消除自己的自卑感。請注意,當別人做了我們不喜歡的事情時,我們會感到非常不快。當我們挑剔別人時,等於是在說:「我不喜歡做那件事,所以我也不能容忍你做。」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,我們會厭惡別人也有我們同樣的毛病和弱點。

需要別人的注意和認同:許多人都迫切需要得到別人的注意和認同。他們認識不到自己的價值和重要性,需要聽到持續不斷的肯定(如「你很好」等),才能確認自己是被接受和認同的。

缺少朋友:自卑的人通常都沒有好朋友,因為他們都不喜歡自己,所以寧願選擇獨處,不與人打交道;有時他們會表現出相反的行為,表現出挑釁、強勢、喜歡批評和要求。這種個性對交朋友都沒有好處。

好勝:如果想自己總是贏或總是對的,說明我們急於要向周圍的人證明自己。我們試圖透過自己的成就達成這一點。我們的出發點在於想要得到別人的接受和贊同。總而言之,你就是想要「比」別人更好。

放縱自己:「不喜歡自己的生活狀態」的人因為無法忍受自己,常常試圖透過替代性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。由於他們覺得受到剝奪和傷害,便尋求精神和肉體上的「鎮痛劑」麻痺傷痛。他們借用食物、藥物、酒精和香菸麻醉自己,從而得到暫時的慰藉。他們藉由這些方式暫時掩蓋了自己的痛苦和自卑。放縱的行為彌補了自我否定的感覺,使他們暫時逃避了面對現實和改變自己的需要。

情緒低落:當我們認為外在環境使我們的願望無法得到滿足時,我們就會感到沮喪和挫折。當我們覺得一切都不在掌控之中,自己無能為力和毫無價值時,就會感到洩氣。我們在實現自己夢想和滿足別人期望的過程中不斷受挫,這加速了自卑感的形成。

貪婪和自私:貪婪和自私的人有著極度的不滿足。他們專注於自己的需要和渴望,不惜任何代價去彌補自我價值的匱乏,很少有時間或興趣去關心別人,即使對愛他們的人也是如此。

優柔寡斷、拖拖拉拉:缺乏自信的人通常害怕作錯決定。他們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做那些自己「應該」或別人期望他做的事,於是乾脆就什麼都不做,或能拖就拖。他們不願意作決定,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能作出「正確」的決定。因此,他們不作決定就不會犯錯。

還有一種人是完美主義者,也具備了這種基本特徵,他們總希望無論什麼情況都是「正確」的。在缺乏安全感的心理作用下,他們會竭力做到最好,以免受到批評。如此,按照他們的標準,他們會感到自己「比別人優秀」。

偽裝:喜歡偽裝的人同樣覺得自己「不如」身邊的人。為了對抗這種感覺,他總是炫耀自己或自吹自擂,或嘩眾取寵或強顏歡笑,或用物質來加深別人的印象。他們不會讓任何人發現他們的真實感受,以此掩飾自卑感。他們以為在偽裝的保護下,別人看不到真實的自己。

自憐:自憐症候群源自我們對自己的生活無所作為。我們任自己受他人、環境和條件的支配,隨波逐流。我們允許別人來攻擊、傷害、批評和惹怒我們,因為我們對別人的依賴感導致我們需要被人關注和同情。我們經常透過「生病」的方式去控制別人,因為我們知道「裝可憐」可以引起別人的憐憫。生病時,別人會同情我們,並儘量滿足我們的要求。

自殺:自殺是自我否定最嚴重的方式。選擇自殺的人不是要逃避世界,而是逃避自己——那個被他們拒絕和輕視的自己。他們的根本問題在於他們無法面對現實,認為自己受到傷害,因而感到憤慨和怨恨,於是想「結束這一切」。當然,他們問題的根源也是自信不足。




  
本文作者:羅伯特.安東尼 Robert Anthony
本文摘自<自信,就是為自己作主:21天脫胎換骨塑造全新的自己>
由 久石文化 出版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